最高检将开展公益诉讼监督活动 保护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古城
最高人民检察院公益诉讼检察厅厅长徐向春19日在接受访谈时透露,最高2025年,检将监督检察机关将开展大运河沿线历史文化名城、开展林下风致网名镇、公益名村保护公益诉讼监督活动,诉讼史文重点针对拆真建假、活动河沿化古保护不力等问题开展监督。保护
2024年11月,大运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表决通过新修订的线历文物保护法,其中增加了检察公益诉讼条款。最高自此,检将监督林下风致网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明确成为检察公益诉讼法定领域。开展
据统计,公益2019年1月至2024年11月,诉讼史文全国检察机关依法办理文物和文化遗产领域公益诉讼案件20703件,活动河沿化古其中行政公益诉讼20348件,制发检察建议15529件,起诉296件;民事公益诉讼355件,起诉149件。
据介绍,近年来,围绕民间美术、音乐、文学、传统医药、游艺与杂技等领域,检察机关积极办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公益诉讼案件,推动行政机关堵漏建制,促进“苏绣”“桦甸农民画”“苗族银饰锻制”等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与传承。
在城乡历史文化保护方面,检察机关聚焦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文化街区、传统村落保养修缮、风貌破坏等方面问题,集中开展专项监督。
2024年,最高检开展了长城保护公益行动,推动整治长城点段“应保未保”、修缮保养不规范、巡查防控不到位等问题,办理长城保护公益诉讼案件675件,推动进一步加强长城保护利用工作。
“下一步,检察机关将深入贯彻落实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发挥公益诉讼检察职能服务保障文化强国建设。”徐向春表示。
(责任编辑 :魏金金)
本文地址:http://tongliao.fzdingsheng.net/news/551c66398785.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